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服务贸易政策体系,搭建服务贸易发展载体和平台,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过去十年来,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稳中有进。
服务贸易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对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作出全面部署,将“数字贸易”列入服务贸易发展规划。2013年-2021年间,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从190条缩减至27条,其中涉及服务业领域的特别管理措施大幅缩减,大大提高了商业存在模式下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水平。2021年发布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对现有服务贸易管理模式进行突破,在专业服务、交通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作出水平较高的开放安排,明确列出针对跨境服务提供者的11个门类70项特别管理措施。
服务贸易发展载体和平台扩围,示范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载体和平台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北京、天津、上海等28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北京、南京、长沙等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形成了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庆等省市“1+4”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试点格局;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总数达112家,覆盖文化、中医药、数字服务、人力资源、地理信息、知识产权和语言服务等7个领域。通过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载体和平台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先行先试作用,我国优势服务出口增加,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趋于提升。
跨境服务贸易规模快速增长,贸易逆差达近年来最低值。2012年-2021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从4829亿美元增长至8212亿美元,在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由5.4%提高至7.1%,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二位。得益于服务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服务贸易已率先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与2019年相比,2021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增长了4.6%。同时,服务贸易逆差呈收缩态势。2021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额仅为327亿美元,规模达近年来历史最低值。
服务贸易总体结构稳步优化,运输服务占比呈提升态势。2012年-2021年,我国知识密集型领域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速达9.3%,在我国服务贸易中的占比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在其他领域中,运输服务增长迅速,超越旅行服务成为我国服务贸易最大的领域,我国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运输服务贸易国。与2019年相比,2021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总额增长了72.8%至2607.4亿美元,在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中的占比提升了12.5个百分点至31.7%。
服务业利用外资金额趋于提高,成为吸收外资的主要领域。2012年-2021年,我国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从602.7亿美元增长至1405.1亿美元,规模增长了1.3倍;在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总额中的占比由53.9%提高至78.9%。服务业利用外资结构趋于优化。2021年,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19.2%,增速高于整体利用外资额4.3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商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引资分别增长2.2倍和25%。
离岸服务外包规模稳定增长,成为稳定就业的重要力量。2015年-2021年,我国服务外包离岸合同额从718.4亿美元增长至1717亿美元,规模增长了0.97倍;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从559.2亿美元增长至1303亿美元,规模增长了1.02倍。以人民币计,2021年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从吸纳就业看,2012年-2021年,我国服务外包累积吸纳就业1127万人。
服务贸易发展指数上升较快,竞争力趋于增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我国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转型,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根据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2021》,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指数由第20位提升至第14位。其中,规模指数位居第4位,结构指数位居第53位,地位指数上升至第5位,产业基础指数位居第38位。根据商务部研究院即将发布的《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2022》,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指数进一步提升至第9位。
为促进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我国自2012年开始举办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19年更名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0年,大会简称由“京交会”更名为“服贸会”。十年间,服贸会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成果斐然,对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参与度进一步提高。2012年-2021年,服贸会展馆面积从首届展会的5万平方米扩大至15万平方米左右;展会布局从单一会场模式演变为“综合+专题”“室内+室外”“线上+线下”展会新模式;参展企业从首届的1000多家增加到1.2万余家。服贸会已经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最大的综合性展会。
国际参与度逐年提高,全球影响力提升。2012年-2021年,服贸会参展国家由82个国家和地区扩展至153个,综合展区整体国际化率提高至51%,专题展区整体国际化率提高至19%。自举办以来,联合国贸发会议、世贸组织、经合组织等已成为服贸会永久支持单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贸易中心、世界贸易网点联盟、世界贸易中心协会、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等成为服贸会国际合作机构,泰国、英国、阿联酋等国家都曾担任过服贸会主宾国。
主题论坛日益丰富,成果发布覆盖范围更全面。2012年-2021年,服贸会论坛会议活动由首届130场增至193场,总体成果数量从458个增长至1672个。据初步统计,历届服贸会累计举办各类活动超过1000场,探讨服务贸易领域发展前沿和方向,发布一系列权威报告和研究成果,为加强服务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合作搭建了平台。
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推出线上服贸会。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疫情的影响推动服贸会办展方式的转变。从2020年开始,服贸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并打造服贸会数字平台,在展会期间提供云上展厅、线上会议等各种信息服务;在展会外,为所有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企业提供365天永不落幕的数字化信息服务。
展望未来,为加速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持续发力:
推进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快国内经贸规则的调整与完善,打破服务出口的规制壁垒。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在自贸试验区和全国范围内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减少在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模式下的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形成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安排。持续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各项政策落地,升级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加速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加速传统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智慧物流、线上支付、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数字金融与保险、智能体育等领域;促进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数字服务贸易业态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数字出口基地优势,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开展服务贸易企业数字赋能行动,支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服务贸易转型升级。
完善服务贸易区域布局。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优化服务贸易国内市场布局。促进东部地区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引导东部地区与其它地区服务贸易合作与交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和资金倾斜程度,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大力开拓海外服务市场。构建形成东部引领带动、中西部与东北地区加快发展的服务贸易新格局,促进服务贸易区域协调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