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的蔓延持续助推线上消费习惯的转变,电商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数字化进程加速。在国内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基调下,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2020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验放进出口清单24.5亿票,同比增长63.3%。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增长31.1%。
2021年2月,深圳市行云跨境电商研究院(www.ccscf.org.cn)发布《2020中国跨境电商市场发展报告》,在新冠疫情、海南自贸港、RCEP等热点下,围绕跨境电商市场动态、交易现状、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2020中国跨境电商市场发展报告》由研究院旗下微信公众号“跨境供应链前瞻”首发,完整报告获取请关注“跨境供应链前瞻”。
“深圳市行云跨境电商研究院(www.ccscf.org.cn))”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新型智库,通过整合政企学研多方力量,开展决策咨询、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品牌传播,为深圳市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协同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理论指导,引领全球跨境电商创新发展。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完整报告获取方式见文末):
一、互联网+外贸,数字贸易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高级阶段
跨境电商是对外贸易的新业态,数字贸易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高级阶段。“互联网+外贸”催生跨境电商,跨境电商缩短了外贸的交易链条,以小额交易、低成本、低风险、敏捷灵活的特点迎合了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多批、小批的对外贸易订单需求将取代传统的对外贸易大宗交易,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注入动力。
当前,数字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新模式,不断拓展国际贸易的深度与广度。作为数字贸易的有机组成部分,跨境电商将助推全球数字贸易的到来,全球数字贸易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高级阶段。
跨境电商已经经历了起步期、成长期、发展期三个阶段,正式进入成熟期。这一时期,大型跨境电商开始整合供应链,同时跨境电商供应链各环节趋向融合。精细化运营成为主流,新零售、直播营销等创新模式持续渗透。
二、中国跨境电商的政策探索历程
为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国家不仅从制度和建设层面鼓励和规范跨境电商发展,还先后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补贴计划,惠及企业。具体来说,补贴政策从土地(产业用地)、仓储及海外仓建设、物流、研发、订单、交易规模、项目建设、人才培养、商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展会等方面扶持跨境电商企业。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人才缺口日益凸显,建立跨境电商技能人才培训和评级标准成为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内有多所院校开设跨境电商专业,由社会力量开设的跨境电商学院、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心相继成立,为跨境电商发展强化人才支撑。跨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评价标准相继颁布,为编制培训教材、建立考试系统、具体实施培训和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夯实了跨境电商技能人才培训和评价体系建设基础。
三、2020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2020年,在疫情反复和全球贸易萎缩的背景下,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0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值超过32万亿元。
作为外贸的新业态,跨境电商蓬勃发展,据海关统计,2020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验放进出口清单24.5亿票,同比增长63.3%。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增长31.1%。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随着消费升级和国家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进口跨境电商高速增长。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持续扩大进口跨境电商规模,有利于吸引境外消费回流,对国内消费市场起到补充作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的一个落脚点是扩大国内需求,将消费留在国内,跨境进口电商是推动双循环发展的重要推力。跨境电商行业趋势向进口转化。
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领域共有33家平台获得融资,融资总额超70.9亿元。进口跨境电商领域融资事件共9起,融资金额超30.8亿元,占据主导地位。出口跨境电商领域融资事件共9起,融资金额超18.5亿元。跨境电商服务商领域融资事件共10起,融资金额超14.5亿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线上购物成为中国网民不可或缺的消费渠道之一,网购用户规模稳定增长。2020新冠疫情的爆发,使线上消费逐渐替代线下消费成为主流趋势。收入的提高使消费者对商品品质和品类的需求不断提升,而跨境运输网络的日益发达,使跨境网购走向常态化。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在网购用户规模中占比不断提升,2019年中国跨境网购用户规模占网购用户规模的17.61%。
四、2020中国跨境电商市场动态
——新冠疫情
19年末、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二战以来全球最严重的一次大流行病,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影响且仍未停息。疫情影响了全球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出于无接触的消费需求,线上购物成为主流的购物方式,电商渗透率持续提升。进口消费加速线上化,中国进口跨境电商迎来长期成长空间。
2020年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网上零售额11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电商渗透率达30%。
——海南自由贸易港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重磅出台,在全岛封关运作前,对部分进口商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免税购物的额度从现在的每人每年3万元提升至每人每年10万元,并且在现行38类商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免税商品种类,岛内居民基于正面清单免税购买进境商品。
2020年海南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申报清单125.5万单、总货值达5.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5.3%、672.9%,主要进口商品包括宠物食品、香化美妆产品等。
——RCEP
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RCEP主要包括东盟的10国,东亚的中日韩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现有15个成员国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意味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形成一体化大市场。各成员之间关税减让以立即降至零关税、十年内降至零关税的承诺为主。
2020年,我国对其他14个RCEP成员国进出口总值10.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5%,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1.7%。
五、中国进口跨境电商发展概况
从业务模式上,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主要分为B2B模式和B2C模式。从萌芽到成熟的整个过程中,进口跨境电商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组织形态和业务模式。
B2B类以信息服务平台和全流程服务平台为主。信息服务平台将货源供应商和境内采购企业的需求对接,起到“撮合”交易的作用。全流程服务平台型,如行云集团、海豚供应链,撮合境外供应商和境内采购企业的需求对接,从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营销管理、分销系统等多角度提供B端全流程服务,提高海淘企业采购效率。
B2C类主要分为海外代购平台、M2C模式、自营B2C模式、自营+平台+海外直采模式、“自营+招商+承包生产线+类保税店”模式、直发/直运平台模式、导购/返利平台模式、 海外商品闪购模式。
随着行业“马太效应”加剧,一些中小平台逐渐被淘汰出市场。2016年出台的“四八新政”标志着低门槛跨境电商的政策红利时代结束,海淘带货和小型2C进口商失去价格优势,利好于大型平台类企业。
2020年第三季度进口跨境电商B2C市场份额中,天猫国际+考拉海购、京东国际、唯品国际排在前列。B2C市场一超多强明显,市场整体处在上升通道,阿里系在进口2C端的地位稳固,市场格局基本稳定。
中国进口跨境电商B2B市场,集中度不高,整体呈现小而散的市场格局。新冠疫情为市场带来发展新机遇,行业先行者更具发展优势,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行业龙头加速提升。
六.中国跨境电商发展趋势
全渠道模式,跨境电商线上线下融合加深
随着消费者对“随时随地购物”的需求越来越高,持续向线上渠道和O2O渠道转移,品牌要注重为消费者提供无缝的、整合的全渠道购物体验。未来跨境电商线上线下之间的融合将不断加深,线下门店也将更注重商品池的打通和利用科技助力体验。
跨境电商的竞争已经从前端的销售转移到后端供应链的竞争
后疫情时代,跨境电商的竞争已经从前端的销售竞争转移到后端供应链的较量。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企业要在全球市场、全球企业的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整合全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供应链上、中、下企业合作,协调运作过程,把产品的竞争形态从“企业与企业”转变为围绕核心企业打造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未来行业竞争的重点将会更加聚焦于供应链环节,在该环节取得优势的企业将领前跨境电商市场。
新型获客方式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新动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直播和社交为特征的新型获客方式成为跨境电商标配,给消费者带来更直观、生动的购物体验,转化率高,营销效果好,逐渐成为跨境电商平台的新增长动力。90、95后新型消费群体日渐崛起,年轻用户群体的消费潜力不断被挖掘、释放,契合年轻用户消费需求、文化价值的,集社交互动、内容营销、多端渠道于一体的场景化跨境电商消费趋势也日渐显著。
产品贸易转向服务贸易
随着跨境电商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于B端卖家、C端消费者而言,跨境电商已不再是纯粹的产品贸易,由物流、客服、支付方式等一系列叠加而成的服务贸易正成为当下跨境电商的新形式。伴随服务需求、服务价值的提升,未来跨境电商服务红利有望持续扩大。
在工业4.0的时代,物联网、智能化等新技术使得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供给端生产由需求端决定,国民的消费升级使得跨境电商的发展转向精细化和垂直化,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跨境电商趋于合规化、稳定发展
电商法及系列跨境电商新政的出台约束和规范了整个市场,提升市场整体品质,保障商品来源透明化、安全化,并对税收、物流、售后等消费者关心的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鼓励并支持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使企业有章可循、规范发展,推动市场有序竞争。同时,也加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有利于促进购买,推动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