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2022青岛·陆海联动研讨会集中对外发布了《国际航运枢纽发展指数——RCEP区域报告(2022)》《新华·山东港口大宗商品指数年度运行报告(2022)》《RCEP海运贸易指数报告(2022)》。专家认为,精准刻画港口大宗商品贸易变化,让港口航运、大宗商品和贸易高效联动,能为产业链供应链提供高标准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
《国际航运枢纽发展指数——RCEP区域报告(2022)》由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是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的基础上,聚焦航运枢纽能力要素,面向全球推出的又一世界级港航评价指数,旨在引导枢纽港口群有序合作、协同发展。
指数将RCEP区域29个规模较大、能力较强的代表性港口作为样本港口,从枢纽基础设施能力、运营服务水平、网络连通能力、绿色智慧水平和腹地经济活力等5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评价国际航运枢纽发展指数。报告根据综合得分,将样本港口划分为引领级、先导级、优势级和中坚级四个等级。其中,上海港和新加坡港位于引领级,这两大港口综合能级突出,航运资源集聚与配置能力强劲;先导级包括宁波舟山港、青岛港、深圳港、釜山港,这些港口不仅在设施能力、航线网络等指标项上具有显著优势,在枢纽运营服务水平、创新引领能力等方面也各具特色。
新华·山东港口大宗商品指数由山东省港口集团联合中国经济信息社研发编制,2021年10月在青岛发布,初次发布的指数体系包括原油价格指数、铁矿石库存及进出港指数、焦炭库存及进出港指数、钢坯价格指数和热轧C料价格指数。本次新增发布铁矿石价格指数和焦炭价格指数,形成涵盖山东港口铁矿石、焦炭商品价格、库存和进出港的综合监测体系。
根据规划,后期指数体系涉及的品类将进一步丰富,覆盖范围也将延伸至沿海其他港口,汇聚更多港口优势货种信息,力求打造“全国港口大宗商品指数体系”,不断提升我国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
《RCEP海运贸易指数报告(2022)》以RCEP的14个成员国为研究对象,选取约占RCEP海运贸易量三分之二的集装箱货物、铁矿石、煤炭、成品油、LNG、汽车六大类货物作为分析对象,从总体贸易额、海运贸易量两个维度反映RCEP海运贸易的年度发展趋势。2021年RCEP海运贸易指数为101.1,已超过疫情前的最高水平(2019年)。报告还指出,随着RCEP货物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和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的持续深化,未来会对区域内货物海运贸易产生促进效应,带动RCEP海运贸易指数进一步提高。
海运是全球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港口则是海运的枢纽和桥梁。“港口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稳定中作用重大,大宗商品、航运、贸易、仓储、物流、金融天然一体。”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第八届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黄有方认为,作为数字信息纽带,三只指数的升级发布,可进一步提升港口作为国际航运枢纽的地位,对内有助于推动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外可引导枢纽港口群有序合作,助力全球港航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