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2001-2004 出道轮毂
遇贪心老板
2001-2004阿联酋的夏天是非常炎热的,白天的温度最高达到57度左右,夜里也在40度左右,有心理上的压力也有天气的原因。
常驻迪拜时候,有几个大客户,做的也比较顺利,毕竟我常年驻守在迪拜,语言优势也成了交朋友开发市场的利器。
当时MOSTAFA做学徒,我们2个天天在一起吃,和玩,成了好朋友。
3年内我们做了每个月大概10-20个柜子,工厂从月产6000件,上升到月产3万个轮子,成为迪拜市场的霸主,但就是这短暂的胜利让人冲昏了头脑。在04年中的时候,广州那个轮毂厂不甘心每个月20个柜子的订单,老板算计自己卖给老外才赚2-3个美元,老外转手就能卖5-10个美元。
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我们闹翻了。他要开店,我说不行,没有到时间,需要继续积累,因为毕竟那个时候订单数量和利润都是非常理想,轮毂的价格都在36-38元/公斤之间,铝的价格就是每吨11000元—12000元之间。
人心不足,祸起贪心,最后他自己来迪拜开了店,造成迪拜几个大客户都不下订单了,停止合作。
也造成我自己难堪。本来就是迪拜最大的轮毂供货商,最后几个客户都和我反目成仇,说我们这个店面是个过河拆桥的做法。
我不得已休息了3个月,3个月后迪拜这些客户搞清楚了和我没有任何关系,关系得到缓和。
我和广州那边分家的时候,他们欠我70多万,他们说工厂算账要到年底,到了年底又说没钱,拖延了一年多,最后也不了了之。
如果按照当时的进度,只要再坚持个2-3年,起码可以让工厂上到另外一个台阶,毕竟那个时候每个月20个柜子,单款轮子订单都在800只以上,只不过,广州那个合伙人人心太贪,只看到人家赚钱。忘记了自己是供应商。
这次的打击让我遗憾终身,因为合伙人错误的决策,给后面来的工厂留下了进军迪拜的机会。
第二次,2004-2006 进入欧洲市场
工厂不给力
04年年底结束了广州。接受香港投资某上海工厂的聘请来到了上海,当时轮毂市场依旧一片河山大好,香港投资某上海工厂完全是OE的配置,16台低压机,日本奥库玛数控车床。我从中东市场到了欧洲市场,迪拜客户继续下订单给我,只不过那个市场从5-6个客户缩减到1个,因为低压机对模具开发要求太高,迪拜市场没有几个客户可以单款第一个订单就做到600个以上。
我来到了欧洲市场,第一站就是我当年上大学做文化交流生的英国伦敦,在英国2-3个比较大的进口商,成为我的主要客户,毕竟英国的车型在18寸为主,那个时候英国的价格都在40元/公斤,在英国一段时间后,我开发了德国市场,第一个成了宝马指定改装商的供应商,同时打入了德国市场,和意大利市场。
到了06年年初的时候,国内轮毂厂纷纷上马,除了轮毂的价格不断下滑外,更可悲的是单款轮毂开发模具的数量,第一次订单从600个跌倒了200个,同时好多市场游戏规则变了,以前都是客户给模具费,但是由于浙江新工厂的起来,好多工厂使用重力设备都替客户免费开模具,造成低压模具无法大规模的和重力模具竞争。
让我第二次在欧洲市场无法继续快速推进,从进攻的势头,转为防守的势头,已经战领的阵地一点点被新工厂蚕食掉。
多少次给香港方面提出香港投资某上海工厂是否可以上重力压铸机,但是香港投资方一味孤行,认为重力模具是低端产品的代表,屡次建议屡次被驳回。
第二次遗憾我的理想在前进中被击碎,合资企业水土不服,管理层的迟缓反应让我无法继续快速推进市场。
第三次,2006-2007 进军美国
利益斗争被召回
到了06年中,我不得不提出申请到美国市场,
因为美国市场都是20寸以上的轮毂,在06年时候20寸以上轮毂必须使用低压设备,重力模具无法满足后面的动平衡和电镀要求。
在美国1年多,跑遍了整个美国,到了07年,香港投资某上海工厂更换总经理,内部大调整,我被指责和某个领导有染,被调回国内从事客户管理工作,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07年末,我不得已退出,第三次遗憾离去,有时候中国的派系斗争,和是否站错队伍都将成为你出局的理由,中国人的用人之道就是“宁愿错杀一千,不会放过一个”。
2007-2013成立公司
创业遭遇挫折
这次公司洗牌,被洗掉的几个人,大家都不服气,干脆我自己成立公司,拿出来我自己多年的积蓄,不够流动资金时候就抵押了房产。第一年就出口了大概14万多轮毂,完成了7000万的销售,成了轮毂圈子里面的一批黑马。公司从创业时候时候2人,扩张到现在的8个人。
到了08年10月份,国际金融危机了,30%的客户破产了,20%的客户没有了银行的支持,不能订货了,剩下的50%客户也是大量缩减订单。公司开始进入比较艰难的日子,在国内其实看一个公司或商人是否有信誉,指标只有2个,第一个他的付款速度,第二个他的重复订单的频率。但是要做到这2点,需要强大的资金背景和客户群的支持。
我的一个土耳其客户订购了1万三千个轮子,他开证的银行突然通知我,银行倒闭。
总货值600多万,但是工厂已经生产了1万个轮子出来了,为了维持公司的信誉,我拿出来400万现金给工厂,换取了工厂延迟发货的条件,在10个月内全部处理干净,我用自己商业的亏损,换来了工厂的信任。这一年每天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到了09年时候,国内工厂更加如雨后春笋般的出来,轮毂的单价从36元/公斤,跌到31元/公斤, 甚至到了28元/公斤,就是这样的压力,公司依旧在09年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做了8-10万多只轮毂,没有拖延任何工厂一分钱,成为贸易公司里面的佼佼者,用自己的原则换来了信誉。
在这艰难的3年中,几次被猎头公司邀请,从西门子水务,到上市公司,乃至一流的跨国公司,面对高薪的诱惑,不是没有动心,但看到我的团队和我身后的道路,都是一路坎坷,为了我自己,为了跟着我这些人的希望,为了自己的理想,推脱掉数十次的邀请,继续带着我的这些人前进。
10年的回顾与感慨
从跨国公司全球500强出来,进入轮毂界,不知道对错。如果当年不出来继续在全球500强企业工作,也许现在已经是全家移居异国他乡,享受白领的生活了。
但我从开始和广州那家工厂合伙,到后来到香港投资某上海工厂欧洲和美国公司做销售分公司经理,乃至最后自己成立公司干,经历了合伙—高级白领—自己创业,不同的阶段。
在这短短的10年中,尽管历尽艰辛万苦,但我从不认为这些是苦,倒是觉得自己有了经历和磨练,才有了今天的我。
从财富的角度确实没有受过什么贫穷, 也算中产偏上,毕竟每年500万美金的销售业绩在哪里放着,怎么算账都是小富即安。何况都是按照美元来计算,不过这一切都来自我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天然的优势。也是我努力拼搏的结果。
从客户积累的角度来说,从中东到欧洲,然后是美国,基本上全球除了日本和南美没有做过客户外,其他包括东南亚,澳洲都做个客户。
从个人理想的角度也算实现了人生目标的85%,走遍了全世界,和全世界不同文化的商人打交道,也带领我的团队度过一关又一关,我自己公司里面好多人都是从18岁就跟着我,到现在成家,生子,为人父母。我感觉肩上的责任超过财富的获取。
现在40岁了,感想颇多,如果当年从大学毕业不去英国深造,可能留校后成了一名高校老师,现在起码是副教授了;如果当年深造后回国直接进入政府部门,也许现在成了一个政府机关公务员中层干部;如果当年不是冲动去和广州商人合伙搞轮毂厂,也许在全球500强企业也是一个金领的位置了。
十年轮毂生涯中,好几次有新的合作伙伴希望加盟工厂,但是考察了人品和做人原则后,我不得以放弃,毕竟合作不是简短的交易,要有一定胸怀,和一定容人之量,同时要懂得舍去和忍让,轮毂行业的老板素质高的不多,也是一个行业的问题,只能敬而远之,眼前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历历在目。
鲁迅先生说过“世间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坚持走下去了,就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