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日子里,7月2日,商务部机关报国际商报发表长篇通讯《走好新时代商务发展的“赶考路”——河北商务人奋力推进商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纪实》,现予转发。
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绿水青山环抱西柏坡。燕赵大地辽阔壮美,众山之中,得开一番红色天地。这里有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迹,“三大战役”在这里指挥,“两个务必”在这里诞生,“进京赶考”从这里出发,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主席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而今,“两个务必”的时代强音,依然响彻在河北商务人心头;“‘赶考’远未结束”的殷殷嘱托,正转化为河北商务人奋力推进商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
初心,商务为民显真功
6月1日,河北省商务厅机关全体党员赴西柏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勇担商务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参观西柏坡北庄村、西柏坡纪念馆、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在西柏坡纪念馆五大书记雕像前,河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张锋庄重地举起拳头,带领全体同志在烈日下重温入党誓词,心中火热、精神火红。
2021年6月1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五大书记群像前,河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张锋带领党员干部面向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对于西柏坡,河北商务人素怀一腔崇敬。河北省商务厅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裴世馨坚定地说:“西柏坡是写在山水间的教科书,西柏坡精神是鼓舞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西柏坡之路永远在心中升腾、在脚下延伸!”
早在5月底,河北省商务厅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专门举办了西柏坡精神宣讲报告会,特别邀请河北省委党史专家宣讲团成员、省委党校党史部李芬副教授作了《中国共产党西柏坡时期的光辉实践与当代价值》的宣讲报告,从西柏坡时期的历史由来和光辉实践、西柏坡经验的主要内涵和当代价值等方面,全面系统地阐释了西柏坡时期我党的光辉历程和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主持报告会的河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任会君表示,西柏坡是革命圣地,是我们身边最重要的红色资源。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今天,西柏坡依然是我们必须坚守的“精神高坡”。
商务机关是业务机关,更是政治机关,为了推进商务党建与商务履职深度融合,2020年9月,河北省商务厅党组研究决定,在全省商务审批监管一线单位、一线人员中开展“商务为民”活动,积极探索出一条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河北省商务厅党组针对活动进展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出台专门活动方案,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对于各单位参加活动情况全面总结、评估问效,表现突出的授牌“商务为民先锋岗”,开展比学赶帮,努力创先争优。
以活动提效能。全省商务审批监管一线255个单位、908名人员踊跃参加“商务为民”活动,积极为全省32832家重点商务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围绕履行省商务厅81项法定权责,共办理行政服务事项7429件,开展商务监管458次,实现零投诉、零差错。涌现出131个“商务为民”典型案例,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
以活动树形象。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30个一线单位、30个一线人员所在工作岗位,被河北省商务厅授牌“商务为民先锋岗”。在2020年度省直部门政务服务工作综合评价中,省商务厅获“优秀等次”;省商务厅进驻省政务服务大厅工作组被授予“优秀工作组”。省商务厅成为获评全省政务服务工作优秀单位、优秀公务员数量最多的省直部门。
以活动促发展。“商务为民”活动的开展,为全省内贸流通和涉外经贸企业发展创优了环境、激发了活力。今年前5个月,全省外贸进出口完成2074.8亿元,同比增长32.7%,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全省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同比增长18.7%。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2.2亿元,同比增长24.3%。
2021年3月18日,河北省商务厅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裴世馨(左二),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任会君(右二)为“商务为民”活动先进单位和个人授牌“商务为民先锋岗”。
“商务为民”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商务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有效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实现了思想作风与行政效能“双提升”,打出“商务为民”品牌效应。河北省委常委、秘书长高志立批示:“要及时总结推广这方面的典型经验”。河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专门发文推广。中央政策研究室《学习与研究》、商务部国际商报社《商务大参考》分别介绍了河北“商务为民”活动经验,新华社作了重点报道。
使命,创新进取多首创
带着初心出发,使命就是神圣职责。新时代河北商务发展的担当,就是“赶考路”上光荣的使命。尤其是河北自贸试验区的成立,秉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主线,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探索,形成了37项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创的制度创新成果。
自贸试验区建设,是新时期我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这也是新时期我国在探索投资、贸易、金融、外商投资服务和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的高地。
2019年8月30日,河北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运行,河北省迎来继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后的又一重大战略机遇,河北对外开放进入崭新阶段。
一年多来,河北自贸试验区扎实推动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总体方案确定的98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83项,有效实施率达85%。
聚焦重点领域,河北自贸试验区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探索,形成了37项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创的制度创新成果。包括铁矿石保税筛分监管新模式、国际航行船舶“模块化”检查新机制等贸易便利化领域5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建设资金管理新模式、跨境人民币结算动态“白名单”模式等金融创新领域12项,“照单点菜”放权新机制、海域使用权标准化极简审批新模式等政府职能转变领域18项,四大机制打造协同发展示范样板、综合保税区区域一体化运营管理新机制等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域2项。这些可喜的成果,得到国家有关部委肯定的有7项,在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发的有2项,在全国先行先试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有5项,入选中山大学制度创新十佳案例的有1项,先后分两批面向全省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案例有29项。
五大平台建设成果显著。在保税功能平台方面,石家庄综合保税区、曹妃甸综合保税区能级不断提升,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成为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综保区。在口岸开放平台方面,正定片区钻石指定口岸建成运营,进口药品口岸申建进展顺利,A类低空飞行服务站加速建设,曹妃甸片区先后获批整车、肉类、水果、粮食等口岸资质,唐山市成功获批国家二手车出口试点。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平台方面,位于曹妃甸片区的河北自贸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即将营业,中国五矿国际矿石交易中心已经投产运营,正在积极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船舶保税燃料油供应基地。在产业合作平台方面,曹妃甸片区加快建设国家进口高端装备再制造产业示范园区,雄安片区推动IPv6实验室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建成运营。在金融服务平台方面,河北省自贸办与包括省中行、省建行在内的多家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已有30家金融机构入驻自贸区,多个商业银行在片区设立自贸试验区分行。
河北自贸试验区立足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省、市、片区在财政支持、市场准入、金融服务、外汇管理、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十个方面,密集出台了33个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经知名第三方机构评估,企业对河北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的整体满意度达92%。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河北省委、省政府把推进开发区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的关键举措,召开高规格的开发区改革发展会议,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河北省开发区重点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开发区改革前列,在全国率先在重点开发区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试点,在全国较早在国家级开发区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先后两次在商务部组织召开的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河北省开发区市场化运营做法被商务部作为典型案例推广。
河北省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呈现出春意盎然的美丽画卷,全省开发区GDP和财政收入占到全省40%以上,外贸进出口占到全省5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到全省6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占到全省80%以上,印证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发区大有希望”的预言。
奋进,对内对外齐增长
守初心,担使命,走好新时代河北商务发展的“赶考路”,惟有奋进。奋发在搞活流通促消费,奋斗在外资外贸保增长,奋进在“一带一路”增合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已融入河北商务人奋进的步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