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更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国务院常务会议此前确定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若干措施。
“这些措施概括起来就是减单证、优流程、提时效、降成本。”海关总署党组成员、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广志日前表示,时效方面,进口和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将在年底前在去年基础上再压减1/3,其中进口从97.39小时压缩至65小时,出口从12.29小时压缩至8.2小时。到2021年年底,进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一半,减至48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一半,减至6.15小时。
据介绍,整体通关时间是指货物抵港到货物允许提离整个进出口环节的时间,包括货物的抵港、装卸、堆放、理货、申报、查验、放行、提离等环节的耗时。海关通关时间是指货物从申报到放行,在海关单一环节的作业时间。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去年海关通关时间已压缩了1/3。今年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上来,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张广志告诉记者,在减单证方面,海关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将在今年11月1日前由86种减至48种,并原则上全部实现联网、在通关环节比对核查。
以杭州海关为例,该关已在全国范围率先实现了船舶“一单四报”全流程应用,船舶进出境网上通关申报由1113项数据压缩到371项,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境通关无纸化,原需递交口岸单位的44类、70余种纸质申报材料全部取消。由此,舟山口岸成为全国首个船舶进出境无纸化通关口岸,实现了船舶进出境海关申报全程无纸化。今年上半年,杭州海关通过该系统接受进出境船舶通关无纸化申报2956票,单船进出境手续办理时间压缩到2小时以内。
优流程主要在于深化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推进海关、边检、海事一次性联合检查。具体而言,“双随机、一公开”作业模式从一般监管拓展到常规稽查等全部执法领域;提高进口货物抵达口岸前“提前申报”比例,非查验货物抵达口岸后即可放行提离;推进关税保证保险改革,“先放行后缴税”;推行进口矿产品等大宗资源性商品“先验放后检测”;开通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
在这方面,杭州海关围绕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推出了“一船多供”“一库多供”“同商品编码下保税油品混兑”等26项创新举措,优化保税燃油供应通关监管流程,支持浙江自贸试验区保税燃油供应“一口受理”平台建设,实现保税燃油审批、供油、报关、核销等多项业务一次性办理,使保税燃油通关时间比之前压缩1/3。今年前7个月,杭州海关在浙江自贸试验区监管保税油加注出库量达198.09万吨,同比增长89%,舟山成为国内保税供油业务增速最快的地区。
至于降成本,张广志指出,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是提效率和降成本的组合。目前在进出口环节的收费项目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市场调节价这部分费用是进出口环节费用的主要部分,据测算约占九成以上,主要由船公司、港口、码头堆场、船代公司、货代公司等向进出口货主企业收取。“我们调研了沿海几个大的港口,从调研掌握的情况看,收费项目比较多,且存在竞争不够充分、进出口货主企业议价能力较弱、收费标准较高等问题。”
“公开才能创造公平,竞争才能激发活力。”张广志表示,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清理不合规收费,10月底前由各地向社会公布当地口岸收费的目录清单,各种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要透明化。年内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要比去年降低100美元以上。“这是个硬指标,沿海大港要有更大的降幅。”
此外,海关还将进一步提升口岸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今年年底前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要业务应用率达到80%,2020年年底前达到100%。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不断提高监管服务效能,使口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大幅优化和提升,形成更有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更具便利的口岸营商环境。”张广志表示,下一步海关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年底前确保完成《政府工作报告》规定的整体通关时间压缩1/3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