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有比外贸更惨的行业吗?”
“没有,外贸获最惨行业,没有之一。(疫情)国内刚打完上半场,国外继续下半场,外贸人看完全场。”近期,外贸人常用此来自嘲,虽是戏谑之词,但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如今整个外贸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外贸行业好不容易熬过了2月国内停工期,准备‘大干一场’,却又在3月遇上国外疫情暴发而导致的订单骤减或取消、暂停出货、外汇管制等问题,继续处于接近休克的状态。”据记者了解,受国外疫情影响,目前,包括大牌零售商在内大部分零售商均开始了订单削减计划,部分出现了大规模订单削减,还有一部分直接暂停了所有订单。鞋帽服装是重灾区,如GAP取消了30%的夏天订单;H&M暂停了所有从3月11日-20日之间的新订单;Zara则是直接取消了夏天的订单……接连受挫下,目前已有不少外贸企业无法挺过这个“寒冬”。天眼查显示,从2月1日至4月1日两个月间,全国范围内注销/吊销的进出口外贸企业已经达到12396家,其中注册资本高达195亿元的平潭综合实验区高月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也在其中。日前,广东东莞也接连传出外贸制造工厂停业、倒闭等消息。
3月18日,东莞一家大型制造厂商泛达玩具关门结业,法人欠薪逃匿;
3月21日,拥有4000多名员工的耳机制造商佳禾电子拟清退出厂;
同日,精度表业公告称,公司最重要客户美国品牌宝利Fossil现已全部停止下单,同时要求取消或暂停原生产订单,导致工厂无法正常开工,公司已出现重大危机,面临随时关停的风险。
除广东东莞外,外贸业务向来发达的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受冲击都比较严重。“大部分外贸人在这段时间内,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自救,让自己活的长一些,度过这个寒冬。但另一方面,大部分外贸企业对于如何自救的问题,仍非常迷茫。”
海关统计的数据显示前两月出口下降十个百分点,三月根据做外贸朋友的估算大概下滑三四成是不可避免的。2019年中国出口大约三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GDP的五分之一,对应一亿的就业人员。如果疫情继续发展下去,外贸业将面临怎样的局势很难想象。
今年过得最惨的,是外贸小白领;比外贸小白领更惨的,是外贸老板。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打了上半场,海外正在打下半场。而对于外贸从业人员来说,他们打了全场。有个朋友,是个资深外贸业务员,做了十几年外贸,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他说:2月份,客户一直关心我们好不好,生产受不受影响,能不能正常发货?我们拼命向客户证明都很好,一切都正常。3月份,我们一直问客户还好吗?订单还下吗?还能收货吗?外贸老板们一直在担惊受怕:停工了,怕订单没法按期交货;复工了,怕员工不来;员工来了,怕订单不来;订单来了,怕原材料不来;货生产好了,怕海外客户不收货了。现在,海外疫情失控,海外客商纷纷取消订单,第一批扛不住的外贸老板,已经开始欠薪失联了。3月18日,东莞一家大型制造厂商泛达玩具,因为欧美受疫情影响严重,取消了大量的订单。再加上供应商催款,资金链发生了断裂,只能关门结业。这家老牌港资企业,是有着1200名员工的大公司。公司倒闭之后,老板失联,欠薪逃匿了。人社分局成立了工作小组,给员工提供法律援助,并帮忙追讨工资。有相关部门重视关注,相信能解决好员工的工资问题。事实证明,第一批扛不住的外贸老板,开始欠薪逃匿了。与泛达玩具厂老板欠薪逃匿不一样,还有很多外贸老板正在积极自救。3月21日,为美国腕表品牌Fossil做代工的东莞精度表业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上说,受海外疫情影响,美国客户已全部停止下单,还要取消之前的订单。工厂无法正常开工生产,随时面临关停风险。为了不影响员工发展,接受员工辞职,工厂临时放假3个月。正式复工才一个多月,刚刚启动的工厂,又不得不重新停摆。让人唏嘘,也让人无奈。这两家企业都是在东莞,其实这并不仅仅是东莞市面临的困境。无独有偶,3月19日,浙江省的温州市太阳神鞋业公司,也发布了一则紧急通知。通知的大意是,美国疫情爆发,客户取消了所有的订单;未返工的员工,放假到5月30日。假期长不确定性大,建议员工们离职另谋出路。放假也好,鼓励员工辞职另谋出路也罢,这都是老板自救的措施。他们没有直接跑路,也不拖欠员工的工资。为了让员工有更多选择,建议员工重新找工作。此次战“疫”自己设下的目标,就是“千方百计留住员工,目标是亏300万、挺住2个月,不倒下就是成功”。
“从疫情数据来看,亚非拉国家感染人数并没有欧美那么严重,但是据我了解,直至现在他们仍没有采取任何防御措施,也没有检测试纸,所以实际数据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很多客户那里实行宵禁,很多国家都处于封停状态,比如尼日利亚全国几乎关停,所以根本没法出货。年前和过年期间是订单的高峰期,那时候材料价格处于高位,但疫情暴发后,塑料和有色金属这段时间价格暴跌。一般而言,材料价格越低,客户需求越小,弃货风险就越大。对于来自欧美国家的订单,客户可能会根据不可抗力条款来取消或暂停订单,但是来自亚非拉国家的客户制度并没有这么完善,“他们通常是说也不说,直接不要了。”此外,因为疫情,很多国家进行了外汇管制,邓婕指出,这导致他们收款困难,小公司还会被撤销信用证,“有的国家还对购汇有限额,必须按照每周限额来购汇”。小企业就是缩小杠杆,优化付款模式等,但大型企业其实比小企业更难,毕竟“船大难掉头”。她现在所处的正是国内一家大型外贸企业,对于他们来说,现在能做的就是谨慎接单、谨慎生产,熬过这个寒冬。为了积极“自救”,在内需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不少外贸企业已经开始采取出口转内销的方式,包括直播“带货”、尝试在电商或社交平台上销售、接国内的订单等。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或许是部分外贸工厂的新机会。出口转内销对于小部分企业来说确实是一个机会,但对于更大范围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出口欧美的订单产品成本和标准比国内高,而出口亚非拉国家产品成本和标准又偏低,再加上审美、尺寸和场景应用方面的不同,导致出口转内需很困难。现在国内复工复产的企业已经停了一两个月,刚刚开工也就一个月左右,就面临订单取消。众所周知,经济是一个生产加消费的闭环,任何经济周期成立的核心要素,永远只会是需求。没有需求也就没有进账,在这种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不客气地说——现金流能支撑三个月的,也算是凤毛麟角的。现在很多企业,一个难字不仅是挂在口上,而且已经写在了脸上。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么难过!别说什么熬过了这场疫情就能迎来需求的爆发,这很可能是等不来了。现在的问题是,疫情国内的上半场已经熬得很辛苦了,而国外的下半场到底是什么结束,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更何况,谁也无法保证这些疫情会不会周而复始,成为季节性大流行病的。早在2009年因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时,当时中国就提出了“拉内需、促消费”政策,疗效好不好,大家心知肚明——内需是有所增长,但内需带动的效果,还是非常有限的。千万别说“中国14亿人口难道不够你做生意”之类的话。你忘记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你忘记了世界人口70几亿的现实吗?用不科学的对半折算,我们这个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供应世界上35亿人口的产品挤进14亿的中国人口,你觉得国内的市场还大吗?出口转内销的直接结果就是供需平衡被打破,产品难免会出现突然暴增的局面,出口商为了生存,为了迅速回笼资金,那也只有一个办法,压低价格,抢占内销厂商的市场。但是国内本来因为这场疫情,就没几个厂家日子好过的,这样一来,进一步压缩国内市场的生存空间。无论是出口厂商还是内销厂商,其中资金充裕的,真心不多,没有谁能比谁撑得更久的。撑一两个月,已缓不过劲来;撑三四个月,绝对是凤毛麟角。至于撑五六个月,那也只有减产、停工、降薪、裁员,这些都是一眼望去就可能发生的事。
玩具厂方面。3月18日,现有员工1200多人的大型玩具制造商泛达玩具因欧美取消订单宣告结业。鞋厂方面。温州市某鞋厂在3月19日发出公告表示,因为美国疫情高速爆发,客户已取消所有凉鞋、单鞋订单。经公司研究决定,从今天开始所有未返厂人员开始放假到5月30日,后续有好消息就会立即通知大家……为了不影响员工生活,建议以及鼓励未返员工自谋出路……
无独有偶,因为全球疫情,客户订单继续取消,福建某鞋厂同日发出公告表示从3月19日停下一切招聘活动,老员工请假,一律劝其继续请假。并自3月22日起取消全厂所有部门的保底奖金。钟表厂方面。3月21日,东莞某大型制造企业因最大客户美国FOSSIL全部取消订单,公司面临随时关停的风险,不得不宣告放假三个月,公司接受全体员工(不分职级、岗位)辞职,急辞即走不扣除代通知金。纺织厂方面。朋友圈里有人说,被业界誉为世界最大的圆筒针织面料生产商之一的福田实业一天被取消4500吨订单。服装厂方面也不容乐观,出口订单减少或订单被推迟,现金流很难回流。有服装工的负责人称,自己上半年的销售已经是打水漂了。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报告显示,2月期间,由于疫情造成中国生产、物流堵塞,半成品短缺,全球服装纺织相关行业已遭受超15亿美元的损失。某工厂老板表示,早期在政府帮助下“抢”了300多名工人回来复工复产,但是复工之后一直没有订单,于是原材料就变成压着的库存,但是这300个员工的工资就成为巨大的负担了。有工厂老板叫苦,工厂里几百个人,昨天订单才2500米,西北风都不够,人齐了订单没了。有企业表示,因为自己最大的客户都是美国的,第一大客户通知已经下单的订单交货延迟,不过公司的内部生产还在继续,第二大客户通知全部订单暂停生产,不出货就意味着不会有新的订单进来。有工厂表示,自己的美国单、意大利单、日本单、韩国单都取消了,今年可能得看淘宝拼多多了。有员工表示自己的工厂放假了,而货物过不了海关,几层楼都堆满了成品,仓库也快堆不下了,订单却很少。有服装厂的人表示,因为国外各大品牌商都关店,自己的订单撤单了十几万米。有不少外贸企业工厂开始自救。一是将出口转为内销。(比如有人直播带货,从亚马逊转战淘宝拼多多)二是转为生产口罩、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3月3日至22日,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全国经营范围含“额温枪、体温枪”的企业从357家猛增至3515家,其中包含进出口业务的占比76.33%。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日前在商务部线上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新冠疫情发生后,商务部面向7000多家外贸企业的调查表明,90%以上企业存在出运和收汇被迫推迟的情况,面临较大的买方取消订单、拒收拒付风险。目前,商务部已宣布将会同各地方、各部门密集出台“稳外贸”政策,重点运用WTO规则允许的财税、金融、出口信保等手段,帮助企业度过风险危机。老板们也已经采取措施,通过其他方式尽力挽留失去的订单,先活下去再说,只要熬过去,就能等到经济复苏了。现在蝴蝶的翅膀已经扇起来了,而且不是一只蝴蝶一起扇,已经形成了飓风,到处在刮,所到之处,一片哀嚎!观夫历史,大疫之后必有大灾,现在次生灾害在静悄悄地来临!飓风所到之处,顶不住的企业会被碾得粉碎,与之一起砸碎的是普通老百姓的饭碗,无论是旅游行业,还是外贸行业,最终会殃及全行业的。万万没想到的是,我们一些头脑简单的人已经狂欢群嗨了,幸灾乐祸地刷着各国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殊不想,最终影响的也是我们自己的生活。他们没有明白巨浪正汹涌而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真不是喊喊口号乱说的,一场疫情来袭足以证明,人人息息相关,我们真的是同命运的。在全球化的视野里,大家从来不是看戏的,从来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的。然而,也正是这场疫情将改变我们当下这个世界,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这一场疫情很有可能将大幅度降低全球的开放度、繁荣度和自由度,我们无挽回地将走向更加贫乏、吝啬和狭窄的世界空间时里。过去越受益于全球化的国家,未来的生存无疑会变得越逼仄。这于疫情后的世界而言,是“去全球化”,于一度为全球产业与供应的枢纽的中国而言,则是某种是“去中国化”!疫情之下,有些人已经没来到这春天,而我们这些人都是幸存者。
幸存者将继续为这个疫情买单的。
这个春天将会比冬天更冷,所以活下去才是王道,活下去就是莫大胜利!
这个春天,全人类将面临一个“冰河期”或正是市场出清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