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区域贸易往来
2017—2019年,中国与湄公河五国贸易额不断攀升。2017年,中国与湄公河五国贸易额为2239.6亿美元,2019年达到2858亿美元,增长9.3%,年均增幅将近13%。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签署了多项农产品输华检验检疫议定书,越来越多湄公河国家的大米、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出现在中国寻常家庭的餐桌上。中国向湄公河五国出口的机电类产品也日益提升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带动当地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由于中国与部分湄公河国家领土接壤,边境贸易一直是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制订了一系列边民互市政策,并与部分国家签署了边贸协定和进一步深化边境经贸合作的协定,为促进边境地区贸易发展,提升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扩大双向投资规模
截至2019年底,中国对湄公河五国直接投资额近450亿美元,3年间新增投资120亿美元,投资领域涵盖能源、电力、基础设施、房地产、农业等领域,对提升当地人口就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企业在湄公河国家投资建设的柬埔寨西哈努克经济特区、泰国罗勇工业园区、老挝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等项目,不仅为当地解决人口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项目本身也成为本地和海外企业积极入驻经营的目的地。
推动地方间经贸合作
作为与湄公河国家接壤的省份,中国广西、云南两省区长期以来重视与湄公河国家间的经贸交流合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一年一度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为湄公河国家企业参展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已成为企业竞相参与,宣传本国优质产品的重要平台。云南省依托自身地缘优势,积极与湄公河国家开展贸易、旅游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鼓励湄公河国家对滇投资,目前湄公河五国企业累积对滇投资项目435个,协议金额逾17亿美元。
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中国和湄公河国家是世代友好的邻居,中国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与各国一道携手打造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长期以来,中国向湄公河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好评。中国援老挝玛霍索医院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老挝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全面、技术最先进的医院。援缅甸国家体育馆维修改造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缅胞波友谊的又一标志性工程。未来,中国也将继续加大与湄公河国家的相互帮扶力度,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在灾祸面前,六国人民守望相助,彰显了血浓于水的真情实谊。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湄公河五国向中国抗击疫情工作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包括口罩、医用防护服、护目镜、手套等物资。目前,中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也正在同湄公河国家分享抗疫经验,交流防控措施,并根据湄公河国家需求,派出医疗专家组赴当地开展疫情救治和防控工作。
未来,中国将与湄公河国家一道,风雨同舟,砥砺前行,携手打造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继续发扬“澜湄精神”,保持“澜湄速度”,释放“澜湄活力”,推动跨境经济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让合作得人心、结硕果,让民众有盼头、有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