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中国贸易报社主办了经贸会客厅线上座谈会。嘉宾围绕疫情之下中小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的具体情况、面临困难、采取措施、有何建议等话题进行探讨。
主持人:
中国贸易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许素亭
参与嘉宾:
北京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江家喜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姜俊禄
智利华商联合总会副会长、湖北省国际商会智利分会会长 沈永菡
深圳诚信诺科技有限公司CEO 李霞
上海百思凯公司创始人兼总裁 郭相阳
上海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济师 陈彦青
武汉市金点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戢茂
企业复工复产遇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压力,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支持企业有序有序复工复产。目前,请问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上海百思凯公司创始人兼总裁 郭相阳:
上海百思凯公司是食品产业链的国际贸易服务商,专注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优质的进口食品,帮助全球食品供应商开拓中国市场。目前,公司受疫情影响较小,已基本复工。
公司受到的主要影响是清关和国际物流方面,我们从南美地区进口的牛肉、鸡肉没有集装箱可以运过来。此外,很多货物已经靠港,但是无法卸货。受疫情影响,原本2月举办的第6届食品产业链峰会已经取消,目前正利用公司线上平台向国外企业展示产品。
深圳诚信诺科技有限公司CEO 李霞:
深圳诚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企业,主要为全球无电地区极端贫困人口提供太阳能照明解决方案,自主品牌销至全球63个发展中国家。
目前企业复工状况不太理想,主要是生产一线员工到岗较少。同时,公司所需的原材料包括韩国产电子元器件因韩国目前疫情较严重,导致原材料价格疯涨,甚至断货。此外,公司预定的境外展会由于疫情原因无法参展,因而蒙受巨大损失。
上海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济师 陈彦青:
上海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隶属于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拥有“临港”“漕河泾”“新业坊”三大品牌以及沪市主板上市公司上海临港,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建设中承担重要使命。
目前,片区内的物流公司复工率已达80%至90%,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物流问题。从出口来看,海运集装箱航线减少,导致货物难以运出去,反之亦然。
武汉市金点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戢茂:
武汉市金点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是活跃在武汉乃至湖北地区的外贸物流领域的规模型民营企业,在中欧班列和江海联运等外贸通道上具有极强的服务能力。受疫情影响,公司运力只恢复了三分之一,主要保障云南省援助武汉市物资的配送。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湖北省内物流还没有恢复,年前积压的货物还没有送出去。3月10日后,除武汉市外,其他城市陆续恢复生产,期待武汉的情况也能尽快得到改善。
智利华商联合总会副会长、湖北省国际商会智利分会会长 沈永菡:
智利地区去年10月发生了民众抗议活动,导致了当地经济短期停滞,到今年1月开始回升。目前,智利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民众开始担忧,很难买到口罩、防疫物资。
对于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面临的用工问题、原材料问题、物流问题等,两位律师如何看待?
北京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江家喜:
北京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业务涉及金融、投资银行、房地产、国际业务、知识产权、海事海商、商务诉讼与仲裁、综合法律服务等众多专业领域。
尽管新型冠状病毒本身不会对生产、销售、国际贸易供应链产生影响,但是各国之间对新冠肺炎采取的简单化的应对措施对企业产生了影响。据悉,在印度、土耳其等国家,不仅限制人员进出,还直接对货物加强了检疫,尤其是动植物产品。
为减少损失,建议企业要先做内部盘查,梳理已经签署和打算签署的国际贸易合同、准备举办的展会等,再观察相应的上下游供应链是否能保证供给、劳动力能否保证生产、估计合同的履行情况,然后引入律师团队,帮助解答合同是否能够利用不可抗力条款、适用哪国法律等专业问题。在事件发生后,企业还要及时通知对方企业受疫情影响出现的状况。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姜俊禄:
金杜律师事务所有2600员工,2000多名律师,中国有17个办公室,境外还有20个办公室,全球约有4500名员工,国际化和科技化程度都比较高。
建议企业对涉外国际投资贸易合同、房屋租赁合同、上下游供货商合同等进行梳理,其中与不可抗力相关的,应与合同相对方进行商议,考虑是否可以延迟交货或不执行。如果双方分歧较大,可能要到仲裁委员会或法院进行裁决。我们预测疫情过后,这种诉讼或仲裁会增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也把这次疫情定义成不可抗力,会影响法院和仲裁委员会对相关问题的判定。
在劳动人事方面,目前政府出台了社会保险中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免交,以及住房公积金缓交的相关规定。企业可利用此政策降低中小企业部分社保费用。这个文件有追溯作用,即便此前已经缴纳了部分费用,也可以按规定退回。
疫情下中小企业创新突围
面对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境外输入病例增加的情况,各位觉得企业需要优先考虑哪些问题?有哪些对策?
深圳诚信诺科技有限公司CEO 李霞: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将增加企业成本,也会影响国外客户的购买力与付款支出,这是我们比较担心的问题。
为了应对疫情,公司正在加紧研发防疫新产品紫光消毒灯,寻找国内可以替代三星电子管的原材料,并联系其他代工厂帮忙加工,以分散风险。
上海百思凯公司创始人兼总裁 郭相阳:
我们当下遇到的是产业链问题,而不是某一个环节所遇到的问题。首先从心态上,我们积极利用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其次,借鉴律师经验,在签订合同时拟好不可抗力条款。再次,与供应商确定好货物,与下游客户做好提前沟通,争取达成理解,减少损失。最后,利用好线上展会平台,与国内外客户继续合作。
上海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济师 陈彦青:
关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积极与员工商量,比如灵活安排年假,对于绩效工资和基本工资并行的员工,考虑在保证基本工资发放基础上,对绩效工资进行分级。
对于企业来说,应借此机会进行创新,推出一些新产品。
北京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江家喜:
疫情对世界范围的生产销售产生了冲击,可以说全球成为一条供应链,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因此,企业在选择原材料供应商、工厂选址时要格外慎重,尽量分散选择,多元化规避风险。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姜俊禄:
企业现在要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疫情期间的财税、社保、住房、公积金政策,减少支出。
与员工之间尽量建立共识,推行年休假调整、调剂使用年度休息日、调岗调薪、轮岗轮休等制度,节约人工成本。
疫情后的经贸充满信心
最后,请大家谈谈疫情后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前景的看法,对政府、企业还有哪些意见建议。
深圳诚信诺科技有限公司CEO 李霞:
任何一次疫情或灾害冲击,包括金融危机,都是一次大浪淘沙,我们对于疫情后的中国经济很有信心。
面对疫情,我们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在与客户沟通和协调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坚守企业信誉、用心稳定经营,获得了客户的充分信任。企业要坚守工匠精神,扎扎实实做好产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品牌。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足以保障企业无论面临何种危机都能坚强生存下去。
上海百思凯公司创始人兼总裁 郭相阳:
当前疫情给企业带来的危机具有两面性,一面是危险,一面是机遇,顽强坚持的状态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疫情发生前,不少国外企业对使用线上贸易平台存在疑惑,如今受疫情影响,线上展会逐渐开始被更多境外企业接纳。
上海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济师 陈彦青: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提醒人们,经营模式和贸易方式的创新非常重要。
受到疫情影响,公众对于健康和医疗的重视程度迅速提升,相关需求正在释放。
政府依照所在地区的产业特性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政策并为企业提供服务,将有望为地区发展再添新动力。
北京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江家喜:
有研究报告指出,埃博拉、SARS、中东呼吸综合症等疫情结束一个月后,相应区域经济恢复到往常的一半。再往后两个月、三个月时间,能够报复性增长,比平时增长率还高。大约半年后,能够恢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建议企业的生产基地、原材料供应、销售渠道都更加多元化,用全球化的办法来分散风险。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姜俊禄:
武汉封城决定很困难,如今政府做出复工决定同样困难。企业复工关系到上下游、交通运输等所有的环节,需要各行各业都发动起来,从产业链角度来考虑和协调复工复产的问题。
智利华商联合总会副会长、湖北省国际商会智利分会会长 沈永菡:
受疫情影响,全球各地经济发展形势还不太明朗,但大家要熬过去撑过去。这是一个需要互助的时候,我们很愿意力所能及的帮助和配合。
中国贸易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许素亭:
这次疫情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冲击,而且还将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发展方式、行为方式和管理方式,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调整,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企业稳是中央“六稳”政策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促使企业复工复产,稳定企业发展非常重要。
在这次座谈中,我们强烈感受到各位嘉宾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责任感、使命感,使我们对明天更加充满信心和希望。谢谢各位嘉宾提供如此精彩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