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8°、东经117°,壮阔的渤海湾,海水波澜起伏,滚滚洪波,奔腾靠岸。
夜幕下的黄骅港综合港区矿石码头,一派繁忙的作业景象。声声汽笛划破静谧的夜空,门机高高耸立在码头上,迎接着四方来客。

来自澳大利亚黑德兰港的凯尔特轮号货船,满载铁矿石,靠泊矿石码头泊位。工人们在大型机械手的辅助下,将铁矿石通过传送带缓缓运出。这些矿石,将运到内地钢铁公司冶炼。
黄骅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端起点,这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北方起点。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诸多机遇的叠加垂青,这里已发展壮大为一座拥有煤炭港区、散货港区、综合港区、河口港区四大港区的现代化综合服务港。
渤海之滨的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天空湛蓝,白云朵朵。在中捷通用机场一片空旷开放的土地上,多架飞机,冲破云层,起飞降落。
2018年2月,国家工信部正式批准在中捷产业园区设立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这里成为全国范围内唯一一个面向中东欧国家的中小企业合作区。
沧州中捷机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庭树介绍,中捷通用机场一期占地534亩,是河北省东南部地区唯一一个通用机场。2018年9月14日,沧州渤海新区中捷通用机场正式获得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并与西安金胜飞行学院合作,开展飞行员驾驶培训。截至2019年6月,已安全保障飞行累计4000余小时,近20000架次。二期将扩建为4E级可满足B777大型货机安全起降的通用机场,目前扩建工作已全面展开,计划2020年底投入使用。
沧州是河北三个沿海城市之一,拥有92.46公里海岸线。2019年,围绕“建设沿海率先发展创新示范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形成沿海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目标定位,围绕加快构建“一港双城三带四区”发展格局,沧州市突出重点,聚焦发力,努力在全省新一轮沿海开发中体现沧州担当、展现沧州作为。
追寻“港口梦”,全力打造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和“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及雄安新区最便捷出海口。坚持陆海联动,深入实施“港口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总投资360亿元的20个码头群建设。全面提升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环渤海城际铁路以及邯港、曲港高速、任沧港快速路建设,实现与京津、雄安新区、石家庄等快速高效互联互通,主城区与黄骅新城快速连通。加强与天津港、宁波港合作,持续放大港口的吸引辐射功能。到2020年,力争港口吞吐量达到4亿吨、集装箱200万标箱,跻身全国沿海主要港口。

坚定“增动能”,全力打造现代临港产业体系。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标志,临港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加快崛起,初步构建起以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绿色化工等优势产业为基础,以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随着珐博进沧州工厂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投产达效,临港产业经济总量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沧州市将依托港口枢纽优势和辐射效应,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强化招商引资,努力再上一批投资大、链条全、带动力强的战略支撑项目,推进产业整合、组团集约发展,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
加快“建新城”,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滨海新城。黄骅新城是沧州“双城”之一。沧州市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时代风韵、滨海特色”的理念,按照“一主多组团”的模式,统筹渤海新区“一市三园”规划建设,促进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南大港产业园区相向融合对接、错位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现代化滨海新城,谱写新时代与沧州中心城区共荣互动、交相辉映的“双城记”。
走热“中东欧”,全力打造区域对外开放新高地。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是沧州市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也是提升沧州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平台。2019年,沧州市全面启动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论坛,签约对外合作项目38个、投资72.92亿元。重点抓好罗马尼亚房车等“十大重点合作项目”,加强对欧洲各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开放,真正走深走热中东欧这条商贸线、友谊线,带动全市对外开放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