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度报告篇幅比往年短,突出强调中美关系紧张持续给美国企业造成压力和不确定性。报告指出,来自中美双方针锋相对的压力使美国在华企业进退维谷。中美关系紧张连续四年成为在华经营的美国企业所面临的首要挑战。近一半的受访企业担心客户因为中美关系紧张而认为合作不可靠。两国之间的旅行限制是2021年美企面临的第三大挑战,这不仅使紧张的政治局势进一步恶化,同时也带来更大的经营挑战。此外,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使美国企业面临日益艰难的形势。绝大多数受访企业在华投资是为了服务中国市场,并认为中国市场拥有强劲的增长前景。地缘政治和政策挑战削弱了企业对中国商业环境的乐观情绪,美国企业对中国的重视程度较往年下降。虽然多数企业并未将业务或供应链撤离中国,但这些挑战让他们对企业未来在华竞争产生疑虑,尤其当中国国内涉美舆情转向负面、政策环境带来关切时情况更加堪忧。
中美经贸关系排名前十的挑战分别是中美关系的不稳定、美企与中国企业在华竞争的被动地位、疫情带来的国际旅行和签证限制、中国政府对数据流动和个人信息的规定、关税、知识产权保护、出口管制、许可与审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在受调查企业中,82%认为中美贸易紧张影响了公司在华业务,而18%的企业认为没有影响。在企业运营上,高达48%的被访对象认为客户对持续供货的不确定导致销售下滑,39%的对象认为持续供应的不确定导致可能替换供应商,而33%受访方认为中国经济民族主义存在消极影响。在中美关系紧张局势下,力图通过专门针对中国、美国或其他地区开发新的供应链的企业占受访的34%,而认为中美关系变化对公司战略没有明显改变的是26%,为了获得本地的市场销售机会,拟推进更多供应链、生产、服务知识产权本地化的比例是25%。由于中美贸易战持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尚未尘埃落定,关税依然是美国企业的主要关切,很多企业曾期待美国可以在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后将由301调查引发的关税取消,同时中国也可以取消加征的报复性关税。但在协议已经生效一年半之久后,高额的双边关税依然存在。约一半的受访企业认为目前尚不能判定经贸协议的利好是否超过了因关税付出的代价,同时,有41%的受访企业认为关税的代价过高——持此观点的企业比去年调查占比略有提高。而新冠带来的旅行限制,使众多的跨国商业培训被取消,企业人员不在中国而使重要的商业机遇丧失。在技术上,由于中国政府为避免被动而力推技术的自给自足,支持民族产业,政府对高技术的采购,偏向于本土企业,这使得美国企业在中国的商机受到了限制,最普遍的影响包括中国客户不再购买美国产品和服务、与中国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产业政策重点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增加。伴随中国政策的转变,中国客户积极摆脱美国企业产品和服务,转向国内同类型企业或非美国企业,美企与原本缺乏竞争力的中国企业产生日益激烈的竞争,产业规划中的市场、行业准入受到新的限制,不少美资企业不得不重新考虑在华合作模式。
与中国政府指控美国政府采取保护主义政策类似,报告指责中国政府采取了针对美国企业的保护主义。今年,美国企业仍指责中国政府有许多破坏公平竞争的行为,实施有利于美国在华中国同行的保护主义政策和行为。旨在促进国内创新的中国政府主导政策已经连续第二年居保护主义政策的榜首。其他由来已久的关切,包括补贴、政府采购准入、标准制定和外商投资障碍等,这些要素在培养和保护中国本土企业中发挥了作用。值得注意地是,中国媒体对美国企业的负面报道这一现象在企业广泛反映的中国政府保护主义中新晋排名第二。中国监管机构从严的监管,政府在大宗采购中对美国企业的“歧视”,中国政府对外国企业的执法相对于本地企业更加严格,中国执法部门实施竞争执法,包括并购审查和反垄断调查等,还存在涉投资与贸易的司法审判不公正等。此外,与中国企业的竞争是受访企业面临的第二大挑战。随着中国市场和企业发展日趋成熟,这原本是自然会出现的情况。但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支持引发了美企对竞争是否公平的质疑。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支持——包括但不限于优惠的融资、许可审批、合同签订等——为日益先进的中国企业带来了显著的主场优势,让美国企业难以与之竞争。美国企业怀疑中国的国有企业获得了优惠的政府融资,并且可优先获得政府合同;对国有企业同行,受访企业中26%认为确切知道国有企业竞争存在优势且获得了优惠和补贴,而52%的受访者怀疑国有企业竞争获得了优惠补贴,但无法确证。而针对非国有企业竞争者,52%的企业认为确切知道民营企业竞争对手享受了美国企业无法享受的补贴,另42%的企业认为中国民营企业没有获得优惠和补贴。
在数据安全领域,中国的数据和隐私监管环境变化迅速,一些公司因并不明确的行为而受到了处罚。一些政策要求企业建设冗余的数据储存基础设施,或在数据跨境输前接受复杂和容易被政治化的安全审查。这类做法不但没有明显改进网络安全,反而让拥有全球业务的美国企业处于严重劣势。
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是双边经贸关系紧张的核心问题,一直受到两国政府的重视。尽管中国为落实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实施了一系列监管改革,但仍然有一半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自2020年以来没有变化。同时,对中国知识产权改革的积极评价也有所下降,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有改进的受访企业比例绝对值较去年相比下降了超过十个百分点。
当企业的产品规格与技术标准相符时,标准可以为该企业创造机会;当企业的产品规格和技术标准不符时,标准则会成为机会前的障碍。由于中国的标准经常与其他国际市场使用的标准不同,企业能否参与标准制定在中国显得尤为重要。报告表明,众多的美国企业被排斥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之外。
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以及政府的监管存在异议,但美国企业在华继续保持增长的业绩。绝大多数受访企业在华保持盈利,提升了其在中国和世界的创新和竞争能力。95%的受访企业称过去一年在中国业务实现盈利,64%的受访企业称其中国业务营收实现增长。四分之三以上的受访企业在中国的盈利水平比公司的整体业务相同或更高。
美企在华经营承压,企业继续在华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维护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如果不在中国市场,那企业将无竞争力可言。在未来市场设计上,有94%的企业选择进入或服务中国市场,19%企业力图在中国实现区域供应链本地化,降低中美关系紧张带来的风险,其他或选择建立出口平台,服务美国以外市场。总体看,调查报告显示了受访美国企业家对中国市场以及未来发展的谨慎乐观,中美关系的紧张确实带来了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在投资意愿、与中国政府关系、未来商业规划上的变化。但是,无论中美关系如何,商业的相对独立性是存在的,大部分的企业依然愿意选择留在中国。而如果美资企业要搬离中国,那最大的原因是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造就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监管带来的挑战。也就是说,美国企业的投资意愿直接与中美关系挂钩,与中国政府的外资政策方向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