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议院选举投票结束已数天,“默克尔时代”正式谢幕,但默克尔的继任者是谁、新内阁如何组成仍未尘埃落定。不可避免地,新一届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让人议论纷纷。在欧盟对华三重定位“合作伙伴”“经济竞争者”和“制度对手”中,默克尔始终推行以合作为导向的对华政策,反对美国与中国“脱钩”。但在默克尔任期的尾声,德国国内一些主张调整对华政策的声音也开始浮出水面。在德国政府2020年9月出台的《印太指导方针》中,核心思想就是要减少德国和欧盟在产业链、供应链上对中国的所谓单方面依赖。分析人士由此认为,“后默克尔时代”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调整端倪已然显现。人们注意到,虽然几乎所有德国主要政党在竞选纲领中都专门提到了“中国”,但今年的德国大选,外交政策并不是主要议题。分析普遍认为,就目前形势来看,无论最终是朔尔茨还是拉舍特接任德国总理,德国对华政策短期内应能维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谨慎乐观、稳中求变”是主流观点。社民党在竞选纲领中曾提到,德国与中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冲突”正在增多,但是,朔尔茨也曾明确反对任何“脱钩”幻想。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作为默克尔的党内接班人,拉舍特9月19日在选前最后一场电视辩论中曾明确表示,德国必须继续当好“中国的可靠伙伴”。《日本经济新闻》分析认为,中德关系的最大变数,可能将来自绿党总理候选人贝尔伯克。虽然贝尔伯克的“总理梦”已经破碎,但绿党极有可能在新政府中分到重要职位,比如由贝尔伯克出任外长。在此前的大选电视辩论中,贝尔伯克主张对华采取“强硬立场”,宣称德国应对所谓“中国侵犯人权”问题“表明立场”,并以此为由反对欧盟与中国签署中欧投资协定,呼吁欧盟实行“共同的对华政策”。无论如何,“密切的经贸联系是中德关系的压舱石。”《慕尼黑信使报》援引专家观点指出,新的德国政府应该会奉行务实的对华政策。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9月27日表示,无论德国新政府采取何种执政组合,我们都希望德国各个党派能够延承务实、合作的对华政策。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愿同德国新政府共同致力于维护中德关系,维护中德对话合作,继续以互利开放精神推动两国务实合作,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原则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