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当欧盟官员访问中国时,外界对中欧能够在30个月内达成投资协议抱有很大希望。而到了2020年,世界陷入严重分裂和两极分化,欧美都陷入新冠疫情中无法自拔。全球产出下降5.2%,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在如此黯淡的背景下,欧盟和中国领导人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面投资协议》。华盛顿中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古普塔称该协议是一个里程碑。对中国来说,这是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无论从地缘经济、地缘政治还是从广泛的经济角度来看,最重要的经济协议。它将作为中国在改革开放第二阶段签署的最具经济意义的文件。但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研究助理乔治•马格努斯表示,欧盟似乎已经让出了杠杆,换取的回报似乎非常少。该协议不太可能成为深化中欧关系的平台,甚至不可能为达成自由贸易协议铺平道路,但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好举动。华盛顿智库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联席主任盖尔•勒夫特表示,欧盟此举是蓄意利用美国权力真空。即在过渡期结束谈判,将确保即将离任的特朗普政府没有时间惩罚欧盟,而新一届政府将没有机会介入。这表明,尽管欧盟对中国的行为和政策感到担忧,但它希望保持独立的角色,不愿被拖入美中权力斗争。勒夫特表示,在英国脱欧的背景下,欧洲“并不完全是合规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