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在今年4、5月份盛传有千家美国企业因疫情考虑从中国迁往印度,但截至目前,从报道看真正进入印度的企业少之又少。有分析认为,除印度本身疫情因素外,印度普遍存在的某些非经济和治理因素构成了明显的阻碍。首先,在印度做生意,法律手续冗长,比在中国烦琐得多。如在印度注册一家公司需要18天,而在华只需9天。其次,在印度,获得制造业所需的土地、水和电力等基本设施不容易。例如,通电需8天到3周。政治和政策稳定性也很重要,印度的税制不断变化,税率也明显高于中国。此外,印度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等比中国薄弱且效率低,海港和机场的货运效率也不如中国。还有一些分析则认为,上述非经济因素都是次要的,主要决定因素更多是经济方面的。外国公司不会因某个国家人口多就进入,关键是当地有足够的购买力来消费产品。中国既是生产国也是消费国,拥有约8亿中高收入人群,相比印度是明显优势。上述分析反映了部分现实,还应该看到,中国的崛起之路十分偶然,刚好赶上世界产业格局变动的潮流,而我们也很好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改革开放、投资基建、高考扩招等也都为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很好的助力,而印度不存在强力的中央政府,至今还没有看到清晰的印度式路线,需提前布局的基础设施仍然建设缓慢。印度人口虽多,但渴望摆脱贫困的意志和中国人相比可能不在一个层面,且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无法为跨国企业有效提供训练有素的熟练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