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对“国进民退”观点发表看法。他表示,最近几年经常有人在讨论国进民退,或者民进国退,好像这几年的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快,是不是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比重发展得更快,挤占了民营经济的比重?“这都是误解,是没有基本概念产生的一个误解。”黄奇帆认为,这么多年,不管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初的十年以及现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坚定不移的。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不可磨灭的重大推进作用。广东省非公经济发展的很快,到2000年时,广东省GDP中非公有制经济已达到70%多,是外资和民营非公经济创造的。今天广东省非公经济比重也是70%多。浙江省非公经济发展也很快,2000年之后就到71%左右。经过近20年后,今天浙江省非营经济比重也是70%多一点。是不是十几年下来,广东省的非公经济比重上不去了?国内不想发展非公经济了?这些答案都不对,黄奇帆认为,原因“是天花板到了!”如果以为非公经济比重可从70%多涨到80%多或90%才是正常的,这种情况在美国都做不到。任何一个国家都有20%左右的国有经济是固化的,美国、德国、中国、新加坡都是如此。黄奇帆认为,中国在坚定不移推进两种所有制并存、一起发展的过程中,绝不可能搞到公有制企业比重连20%都没有,80%都变成了非公经济,这是不可能的,也不合理的,也不应该的。黄奇帆表示,非公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不是在规模上扩大到80%、90%,而是在结构上——债务结构、资产结构上把效益和质量搞上去。非公经济在国际竞争力上、在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竞争上,服务业、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上,民营企业要崭露头角,要发挥作用,要做强,而不在于进一步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