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有着促进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但人们也担忧其对就业的潜在影响。普华永道2018年7月发布的报告《英国经济展望》证实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可以取代以往人类从事的许多工作,但伴随生产率的提升、实际收入的增加以及更优质产品的上市,也将创造很多就业机会。预测显示,人工智能在未来20年对英国就业的影响总体而言偏中性。该结论可普遍适用于经合组织(OECD)其他成熟的发达经济体。2018年12月,普华永道将分析范围延伸至中国,所得结果却大相径庭。预测显示,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在未来20年将取代中国现有约26%的工作岗位,高于对英国20%的预估,但也能通过提升生产率和实际收入水平在中国创造出大量新工作机会。根据估算结果,人工智能对中国就业的净影响是创造约12%的净增岗位,相当于未来20年内增加约9000万个就业岗位。但是,新增岗位并非均匀分布于各领域。中国的大部分新增岗位预计将出现在服务业,预计净增长率为29%(约9700万),尤其是医疗保健等细分行业,可能会出现大幅增长;预计建筑业的岗位净增长幅度将达到23%(1400万);人工智能对工业领域的就业净影响大致偏中性;预计农业的净流失岗位约为2200万。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也将受到相当大的干扰,数百万工人需要转换职业,或需转移工作地点。人工智能将在极大程度上颠覆各行业的现有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