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时间:2018.12.27信息来源:河北省商务厅

各国为争夺商品市场一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从19世纪70年代德俄关税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美日关税大战,税收竞争犹如没有硝烟的战争。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贸易摩擦层出不穷。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从20世纪80年代的微观贸易摩擦,到90年代贸易摩擦的政治化,再到21世纪的宏观贸易摩擦。

特别是2018年3月,美国主动挑起的贸易摩擦格外引人注目,从7月6日、8月23日和9月24日起,美国政府分别对价值340亿美元、16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25%和10%的关税。对此,中国政府分别予以反制,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学逻辑

目前,美国对华商品征税范围已接近其从中国进口的50%,而未入清单的2600亿美元的商品则占一半以上。7月征税清单商品占美国同类商品进口总额的23.2%,远超6月两清单的占比(7.7%和14.7%),而未入清单商品则占38%。

1.征税清单涉及的商品和产业结构

按联合国BEC分类,6月两清单均以资本品和中间品为主,其在两份清单中的占比各为94.4%和97.6%;7月清单的中间品、资本品和消费品各占清单总进口额的48.1%、29.2%和22.7%。而未入清单的资本品、消费品和中间品各占46.6%、37.9%和13.08%。另按海关编码(HS)分类,2017年,美国自中国进口前10位的商品依次是:无线电话通信设备、电脑等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脑等零部件、智力玩具、电视监视器投影机、其他家具及零件、坐具及部件、汽车零部件、未列名灯具及照明装置、衣箱手提包及类似容器。6月清单基本未涉及这些商品。而在7月清单中,前三位被征税商品总额占美国该类商品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2.9%、15.6%和98.6%;第6、8~10位产品均被涉及;6月清单只涉及22大类的8个产业,7月清单除武器弹药和未分类商品外,其余产业都未能幸免。

2.征税清单商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

根据2017年美国进口数据计算美国自中国进口的HS8位商品占美国同类商品进口总额的比重:6月清单的中国输美商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0~50%。而7月清单逐渐将目标转移到市场占有率更大的商品上来,波及范围和力度均明显加大,其市场份额位于50%~75%和75%~100%的商品被征税金额分别是7月清单总金额的40.8%和24.5%。未入清单的输美商品中,有63%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5%。

3.中美关税结构及最优关税

美国大部分进口商品关税低于5%,而相当一部分商品为零关税。6月两清单和7月清单中原无进口关税的商品各占清单总额的60.9%、48.6%和54.2%。6月和7月清单分别不足0.05亿美元和32.28亿美元商品的原关税高于10%。另对中美双方进口关税按22大类行业进口价值加权平均分析,中美之间的关税结构确实存在美方较低、中方较高的状况。但中国自启动入世谈判以来,已将进口关税从1992年的43%降至2007年的9.8%。此外,约占中国自美进口13%的加工贸易产品是免征关税或先征后退的。根据最优关税理论,三大清单加征关税后,大多数商品的新关税超过了最优关税。6月第一份清单和7月清单中分别有29%和52%商品的原关税高于最优关税,各加征25%和10%关税后,这一比例提高到57%和74%。而6月第二份清单商品被加征25%关税后,超过最优关税的商品比例从57%提高到75%。

4.清单税额与GDP

以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估计基准,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生效后的12个月为估计周期;不考虑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不考虑中国出口因贸易摩擦升级而由美国转移到其他市场等影响因素;即假设美国加征关税会导致中国出口降低而不是转移到其他市场以及不考虑其间接影响,则6月和7月清单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直接对中国GDP增长带来0.27%以上的拖累;如果美国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提高到25%,则未来12个月对中国GDP增长的拖累可能超过0.51%;若全面加征关税则将高达1.04%的拖累,三者依次呈几何级数增长。尽管其长期拖累难以具体量化,但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的GDP增长将面临下行的压力。

二、中美贸易摩擦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贸易摩擦将导致市场混乱无序,国际贸易萎缩,威胁世界经贸体系和全球经济增长,各方都将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1.降低消费者和企业的福利水平

根据美国加征关税的BEC分类商品特征,提高关税将会引发下列问题:使美国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使美国采购供应商的零部件及中间品成本增高;导致美国企业面对投资品成本上升的压力,并最终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减少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福利,降低厂商和消费者信心,影响经济景气水平。此外,全球供应链上的部分生产活动可能离开中国,而部分新产能可能转移到中国,从而对各国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

2.损害贸易伙伴的利益

美国的霸凌主义严重损伤其贸易伙伴的利益。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坚决回击。中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印度、土耳其等经济体已先后发起反制。但美国的保护主义依旧会针对更多国家、更多领域。贸易摩擦或将继续,未来的较量也更加复杂。

3.阻碍世界经济的复苏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脆弱乏力,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演变,全球贸易摩擦面临着严重升级的风险。中美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贸易额乃全球贸易格局中的重量级影响因素;加上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等诸多领域的分歧,一旦经贸压舱石动摇,中美关系很可能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的最大障碍,贸易保护主义也可能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影响全球市场,并威胁世界贸易组织(WTO)体系。

4.破坏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

随着国家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全球性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和价值链已经构建,并将世界各国的经济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巨大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国家间的贸易战一旦开始,全球范围的商品成本、价格、流动甚至生产布局都会发生难以预测的变化,所有国家都会受到波及,跨国公司更是首当其冲。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对全球价值链产生重大影响,给全球产业链造成巨大损失。

5.扰乱全球经贸秩序

全球贸易体制推动了全球经济大幅增长,贫困人口历史上首次绝对性减少,为战后全球经济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美国不仅违反了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契约精神,而且正在颠覆全球开放性的贸易秩序。美国日益浓烈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将增加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造成较大冲击。

三、中美贸易摩擦的政策选择

中国针对美国价值600亿美元的商品加税反制清单凸显了“涵盖面与打击面、理性克制与及时有效、打击最大化与自损最小化、质量相当与数量对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场贸易摩擦的关税之争呢?

1.培育优势产业,优化贸易结构

拓展国内市场,降低外贸依存度;走出口市场多元化道路,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优化进出口结构,实现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

2.实施适度宽松的经济政策

实施宽松的货币、信贷、财政和金融政策,以抵消贸易摩擦升级给经济增长带来的拖累。提高出口产品退税率;增加贸易信贷支持力度;提高海关清关效率。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充分运用WTO多边机制解决贸易冲突。加强中美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研究,做好相关信息的监测、分析与预警。加强关税比较制度研究,借鉴欧洲、日本、拉美和南非等国家(地区)的经验。

3.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政治互信

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稳定中美关系;增强战略互信,避免激烈冲突;加强两国沟通交流,充分利用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机制。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4.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认清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是一场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强权与规则之冲突。根据国际法基本原则和WTO争端解决机制,将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及时诉诸世贸组织(WTO);与国际社会一道,为维护自身利益和尊严,捍卫自身利益,坚决抵制单边主义,反对保护主义。

5.完善全球经贸治理体系

国际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和全球收入差距的急剧扩大要求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加速变革并兼具包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呼唤推进改革的新智慧。面对现有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存在的弊端,中国希望与美方平等对话,共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完善全球经贸体系。中方也希望美方正确判断中国战略意图与发展道路,深化彼此间的战略合作。

6.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当今世界,各国是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必须坚持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立的“开放型经济”理论。面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中国将会坚定改革开放之路,并与世界各国共同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多边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

(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程鉴冰)

   
回到顶部 | 联系我们
河北省外贸培训公共服务平台   
地址:石家庄市新合作广场 b1 1201   邮箱:87812389@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67662519/4008320700
备案编号:冀ICP备11006606号-18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