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新闻社报道,随着威胁经济增长的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原油价格出现了两年来最严重的暴跌。由于从加拿大到波斯湾的部分实际和预期供应中断,布伦特原油价格突破79美元/桶,美国基准油价升至75美元/桶以上。沙特已经承诺增加产量,以帮助弥补其他几个主要产油国的供应不足。与此同时,利比亚东部油港即将恢复石油出口,加大了油价下行压力。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割的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价格下跌3.73美元,收于70.38美元/桶,降幅创2017年6月以来最大。位于伦敦的欧洲期货交易所9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5.46美元,收于73.4美元/桶。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局的最新预测,2019年美国的石油日产量将增至1180万桶。如果预测正确,这将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产油国。美国能源生产过去10年左右经历了一场由水力压裂技术和水平钻井技术引领的革命。这些创新再加上苏联解体,帮助美国缩小了产量差距。美国政府数据显示,2017年,俄罗斯石油日产量超过1030万桶,沙特略低于1000万桶,美国则不足940万桶。美国能源信息局预测,2018年全年美国日均石油产量为1080万桶,2019年为1180万桶。要指出的是,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将显著改变世界石油供需格局,甚至会重构全球石油市场版图,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1)由于供应者增多,沙特和俄罗斯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将会下降;(2)作为重要的石油供应国、输出国和消费国,美国对油价上升的接受度将增强,美国和俄罗斯对油价上涨将形成共同点;(3)波斯湾地区的地缘政治意义将会下降;(4)中国将会加大从美国进口石油,不过,国际贸易战带来的关税战,将会对中美石油贸易产生影响。(机工智库整合)